11/05/09 莎莉生活隨筆之”管教篇 - 過與不及 ~ 省思平衡的智慧”
今天兒子一回來就告訴我昨天第三節課的時候,
擴音機突然廣播宣佈 lock down,
後來傳言有一位原本在他學校就讀後來轉校的學生跑回來,
身上帶著短刀,因為他喜歡的一個女同學被另一個男同學追求;
另一傳言是他的功課被當不服氣。。。 總之最後被警察帶走。
女兒又跟我說她的一個同學近來常找她講述心中的苦楚,
她的父母都是 high achiever 型,所以也不斷以表現導向來要求她,
她感受極大的壓力,又看見父母的感情不好,
於是向外發展,交了男朋友,
但不敢讓父母知道,
所以經常得找一兩位女同學作陪,
好讓這男朋友也混在其中,兩人才有相處的機會,
並且得經常向父母說謊話。。。
又聽到另一位朋友說她的孩子進到高中後,
整個人就變了,親子關係受到極大考驗,
雙方都有窒息感與無力感。。。
我想起詩篇裡有段話說:"神以公平和公義為寶座的根基,
以誠實和慈愛行在前面。"
寶座是指一個國家的權柄範圍,
神以公平和公義做為治理祂的家的基礎,
但是又以誠實和慈愛為執行的原則,
換言之,神是"立法從嚴,但執法從寬",
神雖藉摩西頒佈嚴苛的律法,
但祂給人恩典,讓人有escape,
當然最大的恩典和人類最終的 escape 就是
祂讓自己的獨生子替我們接受一切刑罰,
我們逃脫了這擔不起的審判!
神用愛把我們挽回,不是用嘮叨與逼迫。
我記得有一位長者,當他的孩子犯規時,
他把孩子叫到眼前,手裡拿著竹條子,
然後狠狠的往自己的手掌心抽下去。。。
他說,養子不教父之過,孩子見狀,
流下眼淚,不敢再造次。
奇怪的是,當我們想學習神的治理方式,
往往不是傾向極度的持守公義,就是變成極度的慈愛,
結果一者孩子的叛逆心被激起,明著與父母對抗,
或是轉為地下組織,陽奉陰違,父母蒙在鼓裡,以為天下太平。
要不孩子就被寵得毫無界線,自我中心,EQ低落,無人緣。
父母難為之處就是找到公義與慈愛的平衡點,
在執行公義時,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安全感。
當孩子只感受到公義,卻不覺得被愛時,
就不會認為管教是公平的。
不論管教傾向何方,重要的是先要與孩子保持敞開的溝通,
讓孩子可以很放心的把發生在他(她)身上或四圍的事告訴父母。
沒有溝通與同理心,恐怕只剩下"管"的部分,
"教"的方面就使不出力,也無法按實情為孩子守望。
同理心是建造溝通的橋樑,缺乏同理心就在建築溝通的城牆。
不要以我們大人的經驗與智慧來解讀孩子的世界與心思,
生活中要多一點幽默,多一點接納,多一點了解,
給孩子,也給自己多一些空間,
要每場仗都打,要做智慧的選擇,
否則將會兩敗俱傷! |